2013-05-09

各種學習評量及使用時機

  • 預備性評量(教學前施行,為標準參照評量):了解起點行為
  • 安置性評量(教學前施行,為常模參照評量):了解學生程度,把他安排至適合其程度的學習組別,屬認知測驗
  • 形成性評量(教學中施行,為標準參照評量):控制教學品質,為教學效果提供回饋,了解學生進步情形,發現學習困難以改進教學方式
  • 總結性評量(教學後施行,為常模參照評量):是否達成教學目標(學生的成就結果)
  • 診斷性評量(可隨時施行,為標準參照評量):了解學生學習困難以補救教學
  • 適性評量(個別化評量):根據學生個別差異,設計評量題目
  • 檔案評量
  • 動態評量(Dynamic Assessment):相對於傳統的靜態評量測驗
  • 成就測驗
  • 最佳表現測驗
  • 典型測驗

朱利安‧羅特(Julian Bernard Rotter 1916-)

朱利安‧羅特(Julian Bernard Rotter 1916-)美國心理學家,對心理學中的兩大傳統―強化理論場理論作了整合,發展了社會學習理論(後由班度拉補充和發展完成)。1950年他完成了語句填補測驗,把投射技術予以數量化,用於診斷個體適應不良的程度。1988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
  • 朱利安‧羅特在臨床心理、學習理論和實驗研究方面均有著豐富的經驗和很高的造詣,他提出行為預測理論控制點理論
  • 行為預測理論羅特關註一個有著自己的行為經驗的人在面臨一種特殊的社會情境時,將會如何進行行為選擇,即如何決定要這樣做,而不是那樣做
  •  控制點理論:羅特認為,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基於人們各自面臨許多問題情境時的獨特的經驗,個體會發展出如何對情境作出最佳的建構的類化的預期或態度,叫做問題解決的類化的預期。羅特把內—外控制的類化預期叫做控制點,內外控是一種對強化的本質進行解釋時形成的一種類化的預期
  1. 內控的人對將強化的本質解釋為內在的個人可以控制的因素
  2. 外控的人則解釋為外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
  • 適應不良與行為改變:羅特與許多臨床心理學家一樣,相信一些基本的心理需要的滿足與否對人格的健康發展和適應性行為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他認為兒童很小就形成了對愛、關註、保護和認可的心理需求。還認為人類有六種廣泛的心理需求:認可—地位、支配、獨立、保護、愛與情感、身體舒適。羅特認為行為適應不良可能有一些典型的原因或類型。它們是:
  1. 低預期—高效價
  2. 衝突
  3. 缺乏能力
  4. 不適當的最低目標水平
  5. 無法區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