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1

成績評量原則

依據「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之規定:

第四條 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原則如下:

  1. 目標:應符合教育目的之正當性。
  2. 對象:應兼顧適性化及彈性調整。
  3. 時機:應兼顧平時及定期。
  4. 方法:應符合紙筆測驗使用頻率最小化。
  5. 結果解釋:應標準參照為主,常模參照為輔。
  6. 結果功能:應形成性及總結性功能並重;必要時應兼顧診斷性及安置性功能。
  7. 結果呈現:應質性描述及客觀數據並重。結果管理:應兼顧保密及尊重隱私。

啟蒙方案(Head Start Program)

啟蒙方案是美國聯邦政府於一九六五年出資辦理為期八週的夏令計畫,使為數超過五十五萬的兒童受惠,這些兒童來自低收入的家庭。該方案的主要用意在於克服惡劣環境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其根據乃是在學校所表現的低成就與諸多不利因素有關,如貧困、種族及社經地位等。

  • 該方案的對象是學前兒童,早期介入是希望能消除智能上和學業成就上的持續衰退,而這些情況是來自貧困家庭的兒童常見的典型現象。

  • 啟蒙方案強調地方性的社區參與及自主性,因此,方案的型態因地而異。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是鼓勵義工家長的參與,辦理家長的養育訓練,並出版許多訓練用的教材

  • 啟蒙方案特別著重醫藥、牙科及社會服務,兒童在這些方面的受惠最多。數以百萬計的兒童接受疫苗注射、視力和聽力檢查,以及醫藥和牙科的檢查。相當比例的兒童也受到醫藥和牙科的治療。

  • 該方案有關認知上和學科能力持續效果的初步評估曾引起嚴重的質疑;媒體也都持負面的報導。於是,該方案進行修正,除致力找出促成方案成功的因素,並擴大人事訓練。

  • 許多研究用來比較接受啟蒙方案與未接受啟蒙方案(未接受學前教育)兒童的整體表現,發現下列數項結論:


  1. 啟蒙方案在智能發展上有正面的效果

  2. 啟蒙方案的兒童留級的和接受特殊教育安置的較少

  3. 某些啟蒙方案在標準化閱讀和算術測驗上表現較佳,不同的課程顯然沒有造成不同的學習效果

  4. 啟蒙方案的家長大多數都很支持

  5. 全年制的啟蒙方案優於短期的夏令啟蒙方案

  6. 有些研究亦顯示,啟蒙方案能改善社會行為、親子互動關係、父母的能力及兒童的營養

  • 其他正面的報導,包括:接受啟蒙方案服務的小孩,與沒有接受學前教育的類似小孩比較起來,較有可能完成高中的學業、上大學、和擁有全時制的工作。

方位學習(Place Learning)

方位學習是指個體在空間中所學習到的是目的物的方位,而不是學到了達到目的物所需的零碎活動。方位學習證明學習乃是經由認知而非僅是刺激與反應連 結的歷程。

托爾曼(E.C. Tolman)以白鼠為對象,從事認識方位學習的迷津實驗。在預備階段,先讓白鼠有機會走過迷津中的三條通路以熟悉環境。然後在白鼠飢餓時,讓牠由出發點進入迷津。幾次練習後,牠會學習到捨棄其他二條通路,而選擇最快的通路直奔食物箱。如果將最快的通路阻塞,白鼠則會改選另一條較快的通路。正式實驗時,用隨機分派方式在不同處設路障,結果白鼠對三條通路隨阻障而改變的局勢都能因地制宜。當原先的那條目標途徑被阻塞後,老鼠將會採行最短的迂迴路線來繞過障礙物,即使這個特別反應以前從不曾被強化過。後來的一些研究者在猩猩和人類身上從事認知圖的實驗,都證實了托爾曼的發現。

焦點解決短期心理諮商(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SFBT)

  •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的基本精神(許維素等,1999)
  1.  事出並非定有因
  2. 「問題症狀」有時也具有功能二人同心,其力斷金
  3. 不當的解決方法常是問題所在
  4. 個案是他自己問題的專家
  5. 從正向的意義出發
  6. 小改變帶來大改變
  7. 找到例外,解決就在其中
  8. 重新建構問題,創造改變
  9. 時間及空間的改變有助於問題解決
  • 焦點解決技術中的重要問句
  1. 目標問句:正向的開始、行動目標:「你今天來談的目的是…」、「你覺得我可以幫你什麼忙?」、「你今天來是想改變什麼?」
  2. 例外問句:過去成功經驗的探索:「有哪些時候,這些問題是不會發生的?」、「在那些時候,你的想法(做法)有什麼不同?」、「以前有沒有類似的狀況?你那時候怎麼處理?」
  3. 假設問句
    1.  奇蹟式問句:「有一天你醒來時發生奇蹟,你的問題解決了,情形會有什麼不同?這時候你會做什麼?」
    2.  水晶球問句:「如果在你面前有一個可以看得到未來的水晶球,你猜你會看到什麼?」
    3. 擬人化問句:「那時,如果我是牆上的時鐘,正在看著你,我會看到你做些什麼不同的事?」
    4. 結局式問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