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
裴斯塔洛齊(Johann H. Pestalozzi)
裴斯塔洛齊(Johann H. Pestalozzi),最具有教育愛的學者,強調以
愛作為教育的中心,自然主義,有
教育界的麥加之稱
- 人性含有原始性、社會性、道德性
- 認為兒童是有生命的個體,教育應提供兒童安全且友愛的環境,循其自然之序而發展
- 完人的教育:主張教育必須使人本性中具有的各種能力能夠和諧發展,讓人的智能、道德以及身體獲得成長,使人能夠安身立命,並且富有智慧、高尚的理想與實踐的能力,才能為人類社會貢獻
- 人生而有三種能力:智力的、道德的和身體的,強調頭、心、手的均衡發展
- 智力(知識)→頭(智育):以直觀方法,透過活動中親自體驗並學習知識
- 道德(情意)→心(德育):他認為一個人發展有三個段落:自然人→社會人→道德人
- 身體(技能)→手(體育):他提倡體育和勞動教育,注重實際能力的培養
- 重視兒童個別差異:視教師如園丁,學生如花木
- 提倡直觀教學/感官教學原則:主張實物教學,提倡應該以實際的生活作為教育的基礎,教學應從每個兒童都能察覺到的具體東西開始解析,再逐步地進入存在於感覺之外的抽象概念
- 要素教育論:從辦學經驗中,提出傳統的讀寫算,不能作為學習的起點,應把學習的「要素」分解,即「數目」、「形狀」和「語言」,透過直觀的過程,以「數(算)、 形(寫) 、名(讀)」為手段,來發展兒童的智力行為
- 對現代小學基礎教育影響甚深,係為小學教育的鼻祖,被稱為「小學教育之父」
- 主張教育的對象應為全體兒童,堆動平民教育,終身為弱勢兒童付出,「平民教育之父(國民教育之父)」
- 1975年在新莊(New-hof) 以自費設立貧民學校(收容孤兒五十餘人),並於1798年,在詩糖(Starz)設孤兒院,被尊為「孤兒之父」
- 死後墓碑刻字「人中之神,神中之人」
- 著作「賢伉儷」、「隱士的黃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