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03-08

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

歸因理論的常見現象
海德(F. Heider)的歸因論
溫納(Weiner)的歸因論
瓊斯(Edward E. Jones)和戴維斯的歸因論
凱利(Harold Harding Kelley)的歸因論
其他歸因論
 

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是指說明和分析人們活動因果關係的理論,人們用它來解釋、控制和預測相關的環境,以及隨這種環境而出現的行為,因而也稱「認知理論」,即通過改變人們的自我感覺、自我認識來改變和調整人的行為的理論。歸因理論是在美國心理學家海德(F. Heider)的社會認知理論和人際關係理論的基礎上,經過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羅斯和澳大利亞心理學家安德魯斯等人的推動而發展壯大起來的
  • 歸因理論的常見現象
  1. 基本歸因錯誤:指人們在評估他人的行為時,即使有充分的證據支持,但仍總是傾向於低估外部因素的影響,而高估內部或個人因素的影響
  2. 自我服務偏見(self—serving bias):指個體傾向於把成功歸因於內部因素(如能力或努力),而把失敗歸因於外部因素(如運氣)
  3. 判斷他人時常走的捷徑
    • 選擇性知覺(Selective Distortion):指觀察者依據自己的興趣、背景、經驗和態度進行的主動選擇
    • 月暈效應:指根據個體的某一種特徵(如智力、社會活動理、外貌),從而形成總體印象
    • 對比效應:指對一個人的評價並不是孤立進行的,它常常受到最近接觸到的其他人的影響
    • 刻板效應:指人們在頭腦中把形成的對某些知覺對象的形象固定下來,並對以後有關該類對象的知覺產生強烈影響的效應
    • 首因效應:人對人的知覺中留下的第一印象能夠以同樣的性質影響著人們再一次發生的知覺
關於知覺者推斷和解釋他人和自己行為原因的社會心理學理論,奧地利社會心理學家海德(F. Heider) 在其1958年出版的《人際關係心理學》中首先提出歸因理論。以後一些學者在此基礎上陸續提出一些新理論,如溫納(Bernard Weiner)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凱利(Harold Harding Kelley)、瓊斯(Edward E. Jones)等人。70年代歸因研究成為美國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中心課題
  TOP
  1. 奧地利社會心理學家海德(F. Heider),重視對人知覺的研究,認為對人知覺的研究實質就是考察一般人處理有關他人和自己的信息的方式。一個觀察者對被觀察者行動為何如此感興趣,他像一個樸素心理學家那樣去尋求對行為的因果解釋。在海德看來,行為的原因或者在於環境或者在於個人。如果在於環境,則行動者對其行為不負什麼責任;如果在於個人,則行動者就要對其行為結果負責
  2. 海德關於環境與個人、外因與內因的歸因理論成為後來歸因研究的基礎。他認為,對人知覺在人際交往上的作用就在於使觀察者能預測和控制他人的行為
    • 環境原因如他人、獎懲、運氣、工作難易等
    • 個人原因如人格、動機、情緒、態度、能力、努力等
      • 如一個學生考試不及格,可能由於個人原因:他不聰明、不努力等;也可能由於環境原因:課程太難、考試不合理等
  3. 其歸因理論可分為下列兩種:
    • 情境歸因(Situational Attribution):外因,將行為發生解釋為情境(環境)因素使然者
    • 性格歸因(dispositional attribution):內因,指個體將行為之發生解釋為自己性格使然
   TOP
  1. 溫納(Weiner)歸因論(Attribution Theory)的基礎來自於海德(Heider)與羅特(Rotter),後由其集大成,溫納的歸因論對行為的歸因偏重在對行為結果的成敗的解釋,故又稱成敗歸因  
  2. 人們對行爲成敗原因的分析可歸納爲以下六個原因:
    • 能力:根據自己評估個人對該項工作是否勝任 
    • 努力:個人反省檢討在工作過程中曾否盡力而爲 
    • 工作難度:憑個人經驗判定該項工作的困難程度 
    • 運氣:個人自認爲此次各種成敗是否與運氣有關 
    • 身心狀況:工作過程中個人當時身體及心情狀況是否影響工作成效 
    • 其他:個人自覺此次成敗因素中,除上述五項外,尚有何其他事關人與事的影響因素(如别人幫助或評分不公等) 
  3. 以上六項因素作爲一般人對成敗歸因的解釋或類别,溫納按各因素的性質,分别納入以下三個向度之内: 
    • 因素來源:指當事人自認影響其成敗因素的來源,是以個人條件(内控),抑或來自外在環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狀況三項屬於内控,其他各項則屬於外控 
    • 穩定性:指當事人自認影響其成敗的因素,在性質上是否穩定,是否在類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與工作難度兩項是不致隨情境改變的是比較穩定的。其他各項則均爲不穩定者 
    • 能控制性:指當事人自認影響其成敗的因素,在性質上是否能否由個人意願所決定。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隻有努力一項是可以憑個人意願控制的,其他各項均非個人所能爲力 
   TOP
  • 瓊斯(Edward E. Jones)和戴維斯的歸因論
  1. 瓊斯(Edward E. Jones 1928-1993)戴維斯在1965年提出的歸因理論稱為應推斷理論。這個理論主張,當人們進行個人歸因時,就要從行為及其結果推導出行為的意圖和動機。推導出的行為意圖和動機與所觀察到的行為及其結果相對應,即對應推論
  2. 一個人關於行為和行為原因所擁有的信息越多,他對該行為所作出的推論的對應性就越高。一個行為越是異乎尋常,則觀察者對其原因推論的對應性就越大
  3. 影響對應推論的因素主要有三個:
    • 非共同性結果:指所選行動方案有不同於其他行動方案的特點
      • 一個人站起來,走去關上窗戶,穿上毛衣,此時我們可以推斷他感到涼了。單是關上窗戶的行動也可能表示防止窗外噪音,而由穿上毛衣這個非共同性結果就可以使人推斷這個行動是由於涼
    • 社會期望:一個人表現出符合社會期望的行動時,我們很難推斷他的真實態度
      • 一個參加晚會的人在離開時對主人說對晚會很感興趣,這是符合社會期望的說法,從這個行動很難推斷其真實態度。但是當一個人行爲不符合社會期望或不爲社會所公認時,該行爲很可能與其真實態度相對應。如上述參加晚會的人在離開時對主人說晚會很糟糕,這是不符合社會期望的行爲,它很可能反映出行動者的真實態度
    • 選擇自由:如果我們知道某人從事某行動是自由選擇的,我們便傾向於認爲這個行爲與某人的態度是對應的。如果不是自由選擇的,則難於作出對應推論
  TOP
  • 凱利(Harold Harding Kelley)的歸因論 
  1.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凱利(Harold Harding Kelley)於1967年發表《社會心理學的歸因理論》,繼相應推斷理論之後提出三維歸因理論,也稱為三度理論,對海德(Heider)的歸因理論進行又一次擴充和發展
  2. 他將歸因現象區分為兩類
    • 多線索歸因:在多次觀察同類行為或事件的情況下的歸因
    • 單線索歸因:根據自己的需要、期望,憑藉有限的信息,對行為結果經濟、迅速地做出歸因
  3. 人們對行為的歸因總是涉及三個方面的因素:客觀刺激物行動者所處關係或情境;其中,行動者的因素是屬於內部歸因,客觀刺激物和所處的關係或情境屬於外部歸因。對上述三個因素的任何一個因素的歸因都取決於下列三種行為信息:
    • 特殊性(Distinctiveness):或稱區別性,該行為只在特殊情境發生,還是在一般情境下經常生
      • 一名今天遲到的學生是否經常表現得自由散漫、違反規章紀律,如果其行為的特殊性低,則觀察者可能會對其行為作內部歸因,反之,則活動原因可能會被歸於外部,即經常這樣,所以今天的遲到是學生個人原因,若不是,則可能因為外在原因(如:公車誤點) 
    • 一貫性(Consistency):指行動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時候對同一刺激物做相同的反應
      • 一名學生並不總是上課分心,這次的分心是一個特例,行為的共同性較低;而如果他經常上課就分心,則說明行為的共同性高,行為的一貫性越高,觀察者越傾向於對其作內部歸因(無時無刻都在分心→學生的問題,某些情況下分心→外在問題)
    • 一致性(Consensus):指其他人對同一刺激物是否也做出與行為者相同的方式反應,如果每個人面對相似的情境都有相同的反應,我們說該行為表現出一致性
      • 學生們分心都是數學課→數學課的問題;只有少數學生數學課分心→少數學生自己的問題)
  4. 凱利對歸因理論的貢獻在於,他提出了一個歸因過程的嚴密的邏輯分析模式,對人們的歸因過程做了比較細緻、合理的分析和解釋。但是,他的三度理論也遭到了人們的批評。這些批評主要是指他過分強調歸因的邏輯性,使之成為一個理想化的模式,脫離了普通人歸因活動的實際。人們實際上往往得不到這個模型所要求的信息,不知道某人在以前同樣場合中的行為,也難知道其他人在同樣的場合中的行為
  5. 因果圖式說:為了彌補三度理論的不足,就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關於各種現象之間的因果關係的基本認知結構,在具體的歸因過程中,這種認知結構會被特殊的事件喚醒而參與對行為的歸因。後來,凱利又為他的歸因理論補充了幾條原則,即打折扣原則增強原則補償原則 
    • 打折扣原則:是指人們對於他人行為的歸因,可能事先有幾種假設,如果其他似乎可能的原因同時出現,那麼最初假定的原因就不可全信了,需要打折扣
    • 增強原則:是指如果行為發生在有連續性的抑制原因出現的時候,那麼一個可能的促進性原因的強度將被理解得更高
    • 補償原則:是指內部原因、外部原因、抑制性原因和促進性原因對於結果是互相補償的 
   TOP
  • 其他歸因論 
  1. 阿布拉姆森、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和提斯達爾等人於1978年進一步發展了溫納(Weiner)的理論,他們依據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的研究對失敗的歸因作了補充,提出了第三個方面,即普遍─特殊方面
  2. 一個學生由於數學老師的偏見在數學考試上總是取不到好的分數,於是他放棄對數學的努力,這是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的表現。他的這種無能為力如果只表現在數學一門課程上就屬於特殊方面,如果也擴散到其他課程上,則屬於普遍方面 
  TOP

3 則留言:

  1. 熱騰騰的歸因理論大全已經整理好了!重要的是前兩個和最後一個,中間的讀過有印象即可,但理論都很有意思~

    回覆刪除
  2. 因果圖示說 可以提供一些例子嗎?? 感謝你!

    回覆刪除
  3. 因果圖式說應該是一種分析的模式,主要是以Cause-and Effect Diagram來做推導,參閱http://blog.roodo.com/pmp_5472/archives/6097925.html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