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發源於19世紀中期的丹麥,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達到顛峰狀態。它是指對在世人生的一種看法與思想的方式,重要原則是個人主義與主觀,談死亡、人生、愛與意義。存在主義代表人物有
祈克果Soren Kierkegaard)、
海德格(M. Heidegger)、
雅士培(Karl Jaspers)、
沙特(J. P. Sartre),存在主義一詞是由沙特首創,其思想深受海德格與祈克果等人的影響。大部分的存在主義者均強調人生的孤獨、空虛、荒謬,但除了沙特以外,都提供解脫之道,具有積極的意義,有人稱存在主義為理想主義的修正者,因其與理想主義思想有相當關係,尤其是德國的存在主義,帶有濃厚的理性成分,傳到法國之後,受到人文主義影響,理性成分才逐漸減少。存在主義的興起,
含有不滿現實的時代思潮,並且以人為中心
- 科技工業發達:工業革命與科技發展,趨向機械化與標準化,每個人都扮演著機器中的一個小螺絲釘的角色而已,隨時可以被更換,不受重視,個人意義減少到最低程度,使人在生活中迷失
- 政治與社會不安:歐洲人民歷經兩次世界大戰的摧殘,戰後面臨重建嚴重問題,國家間相互猜忌、緊張、生活困苦,人們因而悲觀與缺乏安全感,因此開始反省自己、探求自己的存在
- 哲學思想的反動:西方傳統哲學歷來偏向理性的追求與探索,重視思想系統的建立,往往忽略了實際的人生與主觀的個人,走向不通的死巷,但存在主義並不是反對理性,只是認為理性是有限的,人是有血有肉的,應以具體的生命代替抽象的思想,以自身的體驗代替抽象法則
- 宗教背景:西洋宗教發展到19世紀,成為徒具外表的制度式的宗教,不在注重個人的靈修生活,存在主義的興起就在找回個人存在的基礎,找回「天國就在你們心中」的真諦,從自我的體驗獨自與神溝通
- 人要超越環境的影響:有人說,存在主義為個人自由與責任的哲學,不贊成達爾文學說,因為其主張人應調整自己來適應環境,存在主義強調人的本質是超越現實,如果隨波逐流,便失去真正存在
- 人與環境不調和:存在主義者是極端個人主義,認為人要超脫環境的約束力,不應順從或受環境的影響,甚至人與環境不可能調和,不像理想主義者認為心靈可以主宰環境;實在主義認為人應順應環境;實驗主義認為人與環境彼此影響
- 實踐存在的體驗:理想主義者認為知識是領悟宇宙真理;實在主義者認為知識是認知外在事物本質的經驗;實驗主義者認為知識是解決生活實際問題不斷改造的經驗,而存在主義反對以上所有論點,認為知識是實踐存在的體驗
- 知識來源是內在體驗:而不是靠解決實際生活問題而獲得
- 主觀的
- 個別的:知識是個人存在價值觀念之取決,不在求進步
- 主動攝取的
- 善惡是以行為動機來判斷:與理想主義均重內在動機,但存在主義偏行為動機,在於實踐存在與否,而理想主義則在於順從理性或慾望
- 善是求實踐真實的自我存在或超越自我:是獨一無二的理想或生活意義,要完全擺脫任何有系統或統一的法則
- 認知善惡是靠內在體驗:內在包括理性與非理性。理性是指先天良知,這點同理性主義,但存在主義者認為還包括非理性的部份,指情感、感覺,均需要重視,才能選擇真正自我本質,不能單靠理性
- 實踐道德權威是訴之於真實存在的責任感:主張要靠責任感與自律來實現自我存在,而非理想主義的實踐公理
- 教育目的:
- 培養學生獨立自我的發展
- 使學生能瞭解人生過程的全貌
- 課程:
- 重視人文學科:不重視課程內容,但重視人文研究,如歷史、文學、哲學、藝術,這些比起其他學科顯示在人性上與世界衝突上更為深入,有助於存在的實踐
- 重視有關整體人生意義與情感發展的教材
- 教學法:
- 間接輔導教學法:雖贊成蘇格拉底的助產士教學法,但更重要的是協助學生自己反省與創造,在學習過程中區向自我實現,支持學生自由與個人化。學習不在多少,而在於如何學以及學得對其個人有意義
-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
- 重視自我表達的教學法:教師不是灌輸知識或學生被動的接受教學,應讓學生自動學習與自由表達,所以遊戲被視為優良教學的方法
- 道德教育:
- 培養實踐真實自我存在之獨立人格:教育培養人個別存在的本質為真誠、果斷、行動參與、自律、個性、忠實、責任感
- 培養道德責任感:因為一切行為皆由自己決定,不受社會規範或別人影響,因此對其行為結果,自己應負完全責任
- 培養獨立道德判斷能力:教師不應灌輸道德觀念,應將道德理論提供學生選擇,學生有自主選擇的權利
- 重視個別自由:注重個別差異,支持學生自由的觀念及個人化思想,協助其自我實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