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3

新韋伯主義 Neo-Weberian Theory

韋伯(M. Weber)的學說是衝突理論的兩大支派之一。他雖然相信人們的行動多半是以自我利益為出發點,也認為衝突是社會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永久現象,但他的論點與馬克斯(K. Marx)仍有相當程度的差異
  • 採取韋伯論點者根本上反對馬克斯以經濟特性為決定社會結構及人類生活機會的唯一條件,強調宗教、教育、政治黨派等,都是獲取權力的資源;同時支持新韋伯理論的學者也不贊同新馬克斯學派所主張的社會終將進化至無衝突的社會的說法,而認為衝突是社會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永久現象
  • 他們反對馬克斯主義論者帶有價值判斷的論調,而主張建立一套客觀的社會科學來研究人類社會
  • 在教育社會學領域中,新韋伯衝突理論最其代表性的人物是柯林斯(Randall Collmns)
  • 柯林斯根據其實證調查資料指出:美國對教育資格要求水準較高的工商企業組織,大多數是提供各類服務性工作的公司,而非直接從事生產的工廠;同時這些組織對其員工教育資格的要求,並非以其技術或能力為主要的考慮,教育資格或條件反而變成文化控制的工具。當雇主愈關切這種規範的控制時,該組織也愈具菁英地位的性質,進而提升其教育資格的要求
  • 現代社會教育水準的日益提升和職業上對較高學歷之要求,主要是人們想藉此取得並保持其菁英地位的結果
  • 教育程度較高者透過其對求職者高學歷標準之設定,來保障自己的利益和地位,並促使教育成為獲致財富和聲望的重要工具。如此循環不已,教育就成為決定地位高低或權力大小的重要決定因素
  • 以韋伯的理論為基礎,柯林斯將社會視為各種團體為了獲得財富、地位和權力,而彼此鬥爭或企圖控制對方的一個競爭場所,教育被這些團體用為達成其目的的一種工具
  • 柯林斯曾以韋柏的階級、地位和政黨的觀念進行各國教育制度的比較分析。他指出:各國的教育制度不僅是經濟利益的產品,也是文化與科層體制的產品。因此,就整個歷史來看,不同型態的教育實際上是由各不同團體依其所設法達成的目的而設計
  • 換言之,根據新韋伯理論的觀點,教育是不同地位社區或團體,為爭奪其獨占優勢、經濟利益或地位聲望的多角化鬥爭。這些施諸教育上的各種壓力,意謂著教育是一種文化市場,在這市場裡許多社會行動者為達成其目標而群起鬥爭;即不同的團體跟隨相似的購買模式而行,但卻為各自不同的利益打算
  • 總之,新韋伯理論注重以利益衝突的觀點來解釋社會的現象,並視社會是由不同競爭團體所組成。這種衝突取向的分析,為教育與職業之間的關聯,提供另一種解釋的途徑。不過,此派論點最大的缺點也就在於過分偏重鉅觀層面的分析,缺乏對學校教育過程微觀層面的了解。此派論點對衝突的強調和以爭取權力為主要行為動機的說法,無形中也忽略了人們內心對安全的需求,或社會和諧關係的存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