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概念化學派:對傳統泰勒模式的批評所形成,代表人物:派納(W. F. Pinar),再概念化學派要求重新思考、反省與解釋課程的內涵,賦予課程新的概念,對於課程理論的主要影響是在「潛在課程」方面,功能在於彌補科學化的不足、提醒或揭露一些課程中原本沒有被發現或是被忽略的重要部份、留意避免不良的潛在課程。例如:.以前的課本都有「男主外,女主內」的不良「潛在課程」。再概念化就是重新思考、解釋這個現象,而不是單純設定目標後並且執行(泰勒模式)
歷程模式:重學生的過程、投入程度,強調教師與學生在教室情境中教與學的互動歷程,認為課程是由師生所共同建構的,是主動學習的教育觀。 代表人物:赫斯特(P. H. Hirst)、史點豪斯(L. Stenhouse),重視發現或探究式的教學法,包含討論學習法、發現學習法、價值澄清法、問題解決法、批判思考教學法、合作學習法。
情境模式:以個別的學校及其教師作為課程發展的焦點,分析內外在因素,訂立一套有系統的方式,是一種涵蓋整體的課程設計,
代表人物:史克北(P. H. Hirst)、羅通(Lawton),重視潛在課程、非正式課程、空白課程、兼採目標模式與歷程模式教學法,例如:學校本位課程
課程設計的模式增加了一些描訴,大家記得再看一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