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3

符應理論

包爾斯在其著作中,運用了衝突理論模式來分析當代教育制度的一個範例。在他的分析中明顯地使用衝突變遷與強制的概念,根據美國公共教育所要實施的目標,包爾斯認為教育就是在替資本主義的存在而實施的:

  1. 大眾教育提供個人為適應資本主義社會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
  2. 培養未來適合於資本主義社會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之勞動工人
  3. 培養學生愛國情操及守法守分的習慣,使其確信現行社會制度是公平合理且完美的,以加強對國家的向心力
  • 根據包爾斯對於國家教育的批評,他所評論的即是讓學生產生社會再製的「符應理論」,在美國教育中不只在於培養具備技術性及責任感的工作者,而且也在社會那些階級不平等的現象中尋求合理的藉口
  • 例如對於那些處於低薪家庭的人們,便會以讀書不認真,未能認真工作,能力不足等理由使其持續處於中下階層,而原先處於中上階層的人們,則靠著較龐大的資源,支持著孩子擁有更多的教育資源及機會,藉此說明自我較為高等,並且是靠自身努力所得來的成就,而這種高階層繼續生下上流階級的孩子,低階層繼續停擺在下層級的流動,在包爾斯的理論中,便是一種所謂社會符應論的產生
  • 包爾斯要抨擊的主要概念是那根深蒂固的階層是自己造成的,在教育中灌輸不認真唸書,不好好工作,以後就會一貧如洗。然而有些低階層的原因,卻在於他們早已受資本社會的壓榨,許久無法翻身,因此階層並非自身所能全然造成,而是受到資本社會的影響所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