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08

批判理論

「批判理論」這個名詞的第一次出現,是法蘭克福學派用來形容他們自己的著作。它出現於1920年代,興盛於1930年代的德國及1940年代的美國,並且在1950至1970年代達到高峰
  • 批判(critical),歸納其原始意義就是「分辨清楚」,在其希臘字(Krinein)的意義裡,指的是洞悉、反省、判斷的意思。「批判」一詞開始受到重視是從啟蒙運動興起的時候,因為啟蒙計畫主張對權威的批判以及對於個人智識與立場的辯護。其中最著名的是康德對於批判的定義 
  1. 康德:源自於文學批評,著重在於理性自身的分辨功能。康得之所以進行批判的目標,在於追求能夠擺脫偏見及無根據之觀念的「自主性」或「自律」(autonomy)
  2. 黑格爾:比康德的理性自身的分辨更進一步,批判變成了理性的「自我檢查」,發展出更複雜的辨證觀點
  3. 馬克思:發展出具有實質的對於現狀不滿的意涵
  • 到了1930年代,因新政經情勢的出現、新媒體的發展、新學說理論的不斷出現,「批判」化為一種更具體的社會學及哲學理論,此與德國的法蘭克福學派的興起有關
  • 法蘭克福學派(Frankfuter Schule),是1930年由霍克海默擔任法蘭克福大學社會研究所長,發表著作提出「批判理論」,後來阿多諾、馬庫塞、哈伯馬斯等人逐漸加入。主要有兩種意識形態: 
  1. 受馬克思意識的影響:最初意圖把馬克思的思想拉回黑格爾的思想領域,所以又被稱為新黑格爾主義(Neo-Hegelian),是以辯證哲學和政治經濟學為基礎。後來他們受到納粹勢力的壓迫,輾轉到了美國,引進了佛洛伊德的心理學思想,遂聲稱傳統馬克思已過時,必須用佛洛伊德的思想來補充,因此又稱「佛洛伊德的馬克思主義
  2. 猶太人的意識形態:該學派大部分為猶太人,具有猶太人情結與意識形態,並且熱中於政治問題
  • 成員:
  1. 霍克海默
  2. 阿多諾(Theodor Ludwig Wiesengrund Adorno)
  3. 馬庫塞
  4. 哈伯馬斯(Jürgen Habermas)
  • 批判教育學
  1. 以佛洛伊德心理學觀點為出發點:將佛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的發展理論,用來解釋社會的發展過程
  2. 重視文化批判:著重在資本主義的文化批判,在經過批判以後,可以給予文化的肯定價值
  3. 促進社會制度化:教育是社會實踐,功能在促進社會的制度化,制度化以後才能推動這會制度的建立
  4. 以病理學的特性為出發點:因為有「病理」,才需要批判,符合心理分析的原則。他們認為應提倡治療的重要性,對錯誤發展的兒童的治療很有興趣
  5. 重視討論:討論有助於發現命題,這些被發現的命題,有助於對社會制度與學校制度良好的解釋,這種討論應以「自由的興趣」為基礎
  • 美國的批判教育學
  1. 是一種思考、解決問題、改造的方式,對象是課堂中的教學、知識生產、學校制度結構,以及更廣大的社區、社會、國家之間的關係。其關注的是聆聽、聲音、權利與評估是如何主動的去建構教師與學生、機構與社會、課堂與社區之間的關係,可以使我們更了解知識、權威與權力間的關係
  2. 試圖消除作為社會階級基礎的種種不平等,主要關切的是社會不公的問題,如何去改造這些不民主的與壓制的制度及社會關係
  3. 主要由美國教育學者Giroux、Apple、Mclaren所發展出來的,他們從教育學者、政治學家、哲學家與社會學家的作品獲得理論基礎,其中特別是法蘭克福學派的馬庫塞和巴西成人教育學者弗雷勒的學說
    • 弗雷勒
    • 艾波
    • 吉洛斯
    • 麥克拉倫
  • 批判教育學的目標
  1. 意識的覺醒:批判社會
  2. 珍視學生的聲音:重視學生的需求價值個別性
  3. 教育中的知識應具有歷史性解放性
  4. 重視理論與實踐的辨證關係
  5. 教學方法:重視對話及覺醒的重要
  6. 課程:重視潛在課程的解析

3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