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13

海德格(M. Heidegger)

海德格(M. Heidegger生於1889年的德國,與雅士培齊名,曾跟隨胡塞爾(E. Husserl)研究哲學,賀德林(Friedrich Holderlin)的詩給予他很多啟示,他本人否認自己是存在主義者,而只討論「人的存在」。人的存在是命定的,但是人的本質是自由的,他之所以探討人的存在是為了想藉此達到對存有(德文being)的進一步了解,著有《存有與時間》一書,成為存在主義的經典之作
  • 存有論
海德格用現象學的方法來闡明人的命運與人的使命,認為人的存在(德文dasein)就是「在世存有」與「共同存有」
  1. 在世存有:即是每一個人的存在都是在時空的限制裡,人來到這世上不是他自己所同意的,因此他面臨著他自己「虛無」,因而產生焦慮,面臨恐懼、恐怖意識、罪惡感與自己死亡的遭遇,促使人覺悟他自己存在,要有勇氣追問「究竟我是誰?」,才能主動計畫變成我自己未來的本質
  2. 共同存有:指人生存在世上,不是單獨的存在,而是有同伴的,因人要盡責任才能實現個人的存在,要靠仁愛來滋養人際關係的「共同存有」

1 則留言:

  1. 究竟我是誰?我想,所以我是(笛卡爾)。”意思是認爲當我在懷疑一切時,卻不能懷疑那個正在懷疑着的“我”的存在。因爲這個“懷疑”本身是一種思想活動。喜歡質疑,皆因相信真理會經得起辯證。是笛卡爾全部認識論哲學的起點,也是他“普遍懷疑”的終點。他從這一點出發確證了人類知識的合法性。也就是說:笛卡爾是唯心主義者,但並不是從此命題看出來的,“我思故我在”並不是唯心命題,而是純粹認識論的內容。說笛卡爾是唯心論者是縱觀他的哲學體系而得出的結論,而並不是從這一命題既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 。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