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07

課程設計的模式

  • 課程設計的理論
  1. 哲學派:或稱學生取向,以兒童的興趣與生長為中心,代表人物:杜威(J. Dewey)克伯屈(William Heard Kilpatrick),易引起兒童的學習興趣,但忽略社會的現實需求,.施行困難,無法事先選擇人類經驗精華
  2. 科學派:或稱科技取向,以成人生活活動為中心,視教育歷程為工廠生產模式,以課程目標達成的程度為重點,認為課程等同於目標,代表人物:巴比特(J. Franklin Bobbit)泰勒 (Ralph Winfred Tyler),科學派課程設計較客觀,且容易選擇與安排,較不適合兒童
  3. 再概念化學派:對傳統泰勒模式的批評所形成,代表人物:派納(W. F. Pinar),再概念化學派要求重新思考、反省與解釋課程的內涵,賦予課程新的概念,對於課程理論的主要影響是在「潛在課程」方面,功能在於彌補科學化的不足、提醒或揭露一些課程中原本沒有被發現或是被忽略的重要部份、留意避免不良的潛在課程。例如:.以前的課本都有「男主外,女主內」的不良「潛在課程」。再概念化就是重新思考、解釋這個現象,而不是單純設定目標後並且執行(泰勒模式)
  • 課程設計的方法
  1. 學科中心法:由專家決定各科教材大綱
    • 圓周組織法:將教材分為幾個單元,內容大致相同,不過逐漸擴大其範圍並充實其內容,學生易熟悉教材,但重複產生厭倦
    • 直進組織法:循序漸進的學(I→II→III),學習興趣較濃厚,但所學知識為片段、機械式記憶
  2. 活動分析法:應用科學派(成人中心)方法編制,使課程切合社會需要,有效應用科學方法,切合社會需要(社會本位),但.現實的活動未必符合理想,且偏成人教育,忽略完整教育根本問題,如道德
    • 工作分析法(職業分析法):逐步訓練學生從事某種職業所需技能
    • 困難分析法(錯誤分析法):分析錯誤以組織作為教材,例如:編製英語教材,將學生在文法、句型上等所犯的錯誤加以組織,作為選定教材的依據
  • 課程設計的模式
目標模式與行為心理學有密切關聯,歷程模式與教育哲學關係緊密,而情境模式則與當代社會文化分析密不可分。
  1. 目標模式:重學生的「產出、結果」,是被動學習的教育觀。代表人物:巴比特(J. Franklin Bobbit)泰勒 (Ralph Winfred Tyler),重視講述法、精熟學習法、電腦輔助教學法
  2. 歷程模式:重學生的過程、投入程度,強調教師與學生在教室情境中教與學的互動歷程,認為課程是由師生所共同建構的,是主動學習的教育觀。 代表人物:赫斯特(P. H. Hirst)史點豪斯(L. Stenhouse)重視發現或探究式的教學法,包含討論學習法、發現學習法、價值澄清法、問題解決法、批判思考教學法、合作學習法。
  3. 情境模式:以個別的學校及其教師作為課程發展的焦點,分析內外在因素,訂立一套有系統的方式,是一種涵蓋整體的課程設計, 代表人物:史克北(P. H. Hirst)羅通(Lawton)重視潛在課程、非正式課程、空白課程、兼採目標模式與歷程模式教學法,例如:學校本位課程

  • 史克北(Skilback)情境分析模式,依照史北克的觀點,課程的概念即經驗,亦即教師、學生及環境的溝通。情境模式共有五項主要構成要素,依序為:
  1. 分析情境
  2. 擬定目標
  3. 設計方案
  4. 解釋或實施課程方案
  5. 評估、回饋及重新建構

  • 羅通(Lawton)文化分析模式,羅通認為文化是一個社會的整個生活方式,應該透過教育將文化的重要部分傳遞給下一代,因此,要適當的選擇文化中的重要價值部分做為學校課程。

1 則留言:

  1. 課程設計的模式增加了一些描訴,大家記得再看一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