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03

布朗芬布倫納(U. Bronfenbrenner)

美國心理學家布朗芬布倫納(Bronfenbrenner)提出生態系統理論(ecological systems),該理論反對行為學派對於環境能塑造個人的說法,認為兒童及青少年的成長發展是生物因素(個人特質)環境因素交互影響
生物因素包括個體及個體周遭的生活型態,環境因素則由兒童的生活環境推廣至外在的世界環境,從社會學的生態觀點將環境定義為一種巢狀結構的共生共存系統(又稱俄羅斯娃娃),層層包圍,發展中的個人為結構之核心,而個體的發展取決於系統間交互作用後的結果,整個生態系統提供一個時間的向度,強調任何能改變生態的情境都能影響發展的方向
  • 四層系統由內而外分述如下:
  1. 微觀系統(Microsystem):是指與兒童有切身關係的生活環境。包括家庭、學校、友伴及社區
  2. 中介系統(Mesosystem):指個體接觸之兩個以上的微觀系統間的聯結關係,如家庭、學校、友伴及社區之間的聯繫與相互關係,或父母與學校相互合作情況、友伴群體相處的影響等
  3. 外在系統(Exosystem):是指兒童未直接參與,但會影響兒童及青少年所接觸之微觀系統者,如父母的工作、學校的教育方向及社區資源的運用等
  4. 宏觀系統(Macrosystem):為同時影響其他三個系統的較高層次系統,系指文化、政治、法律、意識型態、價值觀、社會階層及世界各地所發生的時事等,如:主張父權的國家,可能會有性別刻板印象及兩性不平等的情況
  5. 時間系統(Chronosystem):環境事件與生活方式的改變(之後添加的第五個系統)
  • 生態的銜接(Ecological Transition):當生態環境中,個體角色的情境發生改變時,如:上學、畢業、結婚、生子、就業、退休、生病、死亡等生活事件,都會使個體受到衝擊,布朗芬布倫納認為經歷此過渡階段需要作銜接的準備動作,以協助個體適應下一階段,目前教育強調的「幼小銜接」即是著眼於此
由此觀之,環境的變化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兒童及青少年的發展。最外層宏觀系統的變化,不斷影響兒童生活環境的微觀系統。例如金融風暴危機,衝擊了亞洲的經濟,波及全球的經濟,影響了父母的工作及收入,兒童生活環境必然產生變化……父母因生活壓力重,均需出外工作,孩子便乏人照顧。又如新流感的發生,也是從外圍環境影響了孩子的生活環境
  • 生態系統理論的特性
  1. 人與環境是一個無法切割的整體,每個人的發展都受到這四個系統的影響
  2. 四個系統依與個體互動的頻率及密切的程度有所區別,由小到大如同草履蟲般的巢狀結構,並維持在一種動態平衡的(equilibrium)的狀態,且沒有一個系統是全開或全閉的
  • 生態系統理論對於教育的啟示
  1. 生態系統理論強調每個層次的系統皆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小至家庭大至國家社會,因此,身為教育工作者必須了解到各層次對學生的影響
  2. 生態系統理論也可運用在新移民女性的孩童學習適應問題上,藉由生態系統的觀點解釋新移民女性的子女受到環境的影響,可能產生的學習問題。是故,教育工作者也必須注意各個系統對於新移民子女的影響,並試著去幫助改善其學習環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