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海德認為,自然科學對哲學最壞的影響是,科學把各別的存在當做隔離的、獨立的、個別的,卻忽略了個體的統一性與整體性,事實上,整個宇宙都是一個不可分的大統一,而這個大統一是屬於體會得來的,不是研究個別事物的科學可以解釋的,也不是設立系統的理論可以解釋或闡明的,而是在生活體驗中才能體驗的到
- 過程哲學
一種主張世界即是過程﹐要求以機體概念取代物質概念的唯心主義哲學學說。又稱活動過程哲學或有機體哲學。主要研討 5個概念﹕
- 變化
- 持續
- 永恆客體
- 機體:機體有自己的個性﹑結構﹑自我創造能力﹐機體的根本特徵是活動﹐活動表現為過程。過程就是機體各個因子之間有內在聯繫的﹑持續的創造活動﹐它表現一機體可以轉化為另一機體﹐因而整個世界就表現為一種活動的過程
- 價值和混合
過程哲學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美學﹑倫理學和宗教學等領域﹐並由此構成對宇宙的總看法﹐因而它又被稱為宇宙形而上學或哲學的宇宙論。在過程的背後並不存在不變的物質實體﹐其唯一的持續性就是活動的結構。而這種結構是進化的﹐所以自然界是活生生的﹑有生機的。懷特海認為﹐自然和生命的分開是不能被理解的﹐只有兩者的融合才構成真正的實在﹐亦即構成宇宙
- 教育節奏論
教育目的在刺激與指導自我發展,應循著學生心理與生活的節奏進行施為,要求學生應該在適當時間,即智力發展的適當階段時,學習不同學科,並採取不同學習方式。稱之為節奏,正顯示出人類心理發展的循環性與重複性, 而這些重複在每個循環中總有差異,且每一循環時期為下一發展循環之基礎
- 浪漫階段(the stage of romance):0-12歲,小學教育,此時期學生心靈是自由自在的,每個觀念對學生而言都有無限寬廣的意義
- 準確階段(the stage of precision):13-18歲,中學教育,此時學生對知識學習已能逐漸建立體系與秩序,能運用既定分析方法處理新事實
- 概括階段(the stage of generalization):18-22歲,高等教育,此時學生能藉由觀念的配合,再回到浪漫時期的自由自在,且能運用準確時期學得的原則來處理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