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伯馬斯(Jürgen Habermas)是
法蘭克福學派的第二代,他繼承和發展了
康德哲學,致力於重建「啟蒙」傳統,視現代性為「尚未完成之工程」,提出了著名的
溝通行動理論(Theorie des kommunikativen Handelns)的理論,對後現代主義思潮進行了深刻的對話及有力的批判。在教育方面,最著名的理論是
知識和興趣(Erkenntnis und Interess),他認為知識與興趣有不可分的關係,興趣是支持一個人去追求知識,因為一個人有了興趣以後,他就會專心努力去工作,這樣對於知識的追求很有幫助,所以他稱這種興趣為「知識所引導的興趣」
- 溝通行動理論:人類行為的溝通是發生在生活的世界裡,每一個人皆是互動的參與者,而這種互動大部分是靠語言的使用,並且應該具有建立互為主體性溝通關係的能力;亦即說話者不僅要說出合乎語言規則的句子,並能使其發言的內容符合事實,而也能使聽者相信說話者的誠意,才是一個成功的說話者。一個成功的言辭行動,不僅是能說出合乎文法及語用的句子,更重要的是當事者雙方都能進入彼此認同的人際關係中。而這種被認同的人際關係之所以可能,乃在於建立說話者的言辭行動是否符合以下幾種假設:
- 可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即要能以對方所能理解的溝通方式來溝通
- 真實性(Truth):即所要發言的命題中所涉及的對象確實存在,或其所陳述的事實狀態確實為真
- 真誠性(Truthfulness):說話者能真誠地表露意向,毫不虛偽,以博得聽者的信任
- 適切性(Rightness):即說話者的發言能夠符合彼此雙方所遵守的法律及規範系統;亦即必須有共識,才能使聽者很容易地接納他的發言
- 知識旨趣:哈伯馬斯以分析的觀點去分析知識與興趣之間的關聯,以知識理論實際用於解決問題的過程時,應該採用科學的方法,而且要顧及到人對於興趣的反應,這種方法有助於使已經遺忘的經驗再生。關於知識與興趣之間的關係分析,必須採用的是「知識的批判」,他從黑格爾與康德的批判理論入手,有三個大前提:
- 建立科學的規範:定立知識的範疇,如康德提出的「純粹理性批判」的理念,即是在說明範疇之間的關係。人的知識能力必須加以組織,才能把握理性
- 從問題入手:如無問題產生,何來批判?教育過程著重的是內在的行程與意識的統一,在「我」與「客觀環境」之間,反射而出的知識,變成了經驗
- 理論的理性與實際的理性之間應有關
- 經驗的-分析的科學(技術的知識旨趣)
- 歷史的-解釋學的科學(實踐的知識旨趣)
- 社會批判科學(解放的知識旨趣)
- 以上三種社會科學可以激起人們對他們研究的興趣,又可以獲得知識
- 大眾文化:社會教育是一種大眾文化的傳播,由於有交往行動,文化得以傳播,因此不能沒有交往的行動,有交往行動才能達到了解。大眾文化是否有價值,必須經過批判
- 以人類學為基礎:經濟、政治、文化、社區四者的關係非常密切,這四者各有經濟學、政治學、文化人類學、社會學的理論作為基礎,在這四者中,哈伯馬斯認為文化人類學最具有完整性,它在生活世界裡成為象徵的行為導向
- 以興趣來支持:興趣是可以適用於社會教育的,這種社會學習的目的便是知識的獲得。
- 有助於經驗的溝通:哈伯馬斯將社會視為是一個互動的社會,社會教育的功能有助於促進社會的流動,尤其是知識方面,將因社會教育的實施而產生溝通,這種溝通的情況有助於知識的普及,就如大眾文化的普及一樣,進而促進社會進步,在這樣的結構下,經驗的溝通十分重要,是以語言符號做為媒介,然後透過文化的傳遞而達到溝通的目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